三位大昌移民的珠三角创业历程

2014-12-08来源 : 互联网

2002年8月28日,903名三峡移民从长江边上的巫山县大昌镇外迁至广东省鹤山市8个镇的10个移民村安家落户。“在鹤山的三峡移民目前已经实现了三个***:100%的青、壮年劳动力掌握了一至两门生产技能;100%的适龄移民子女就近入学;100%的移民搬进了统一设计、统一规划的新居”。

4年后的今天,在接受本报记者的采访时,鹤山市三峡库区移民安置办公室主任林汉奎介绍道,“三峡移民的总体生活水平已经接近当地居民的平均水平。并且涌现出了一批勤劳致富、自强创业的先进典型。”

我有一个梦想

7月21日中午,当记者来到鹤山市桃源镇虹光移民新村时,陈开全正领着一帮工人在他的小作坊里忙得不可开交。“昨日又接到一笔订单,催得很急,不加班加点地做,根本干不完。”在轰鸣的机器声中,陈开全扯着嗓子告诉记者,“我们的产品全部都出口国外”。虽然挂在墙上的电风扇呼呼着响,豆大的汗珠还是不住地从他的额头上淌下来。

虽说是2002年才移民搬迁过来,可陈开全其实算得上一个“老广东”。原来,早在1993年,初中还未毕业的陈开全便南下深圳打工,并学得了一手打磨珠宝手饰的好技术。

“2002年,我还在深圳一家珠宝加工厂打工,月收入有1000多块。”陈开全说:“移民到鹤山后,我便萌发了自己做**的念头,本来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不料,一提出来,就得到了镇里的大力支持。”

2003年初,陈开全辞去了深圳的工作,并购回了4台打磨机。3月15日,陈开全在自家屋里开办的手饰加工作坊正式开工。“我们主要是承接来料加工,那时候规模小,也请不起人,就是我跟妻子一起干,**要做十七八个小时。”陈开全回忆道。

由于质量**,加之诚实守信,陈开全的小作坊生意很快上了路。当年下来,陈家的“夫妻店”除去成本,净收入就超过了2万元。

加工作坊开在家里,虽然方便,但却越来越满足不了扩大再生产的需要。2005年9月,陈开全投入5万元,又购回了14台打磨机,并且利用镇里的移民生产发展规划用地建起了100平方米的新“厂房”。

生产规模扩大后,陈开全从大昌老家招来了8名工人,陈开全给他们的待遇是:包吃住,月薪800至1000元。靠着勤劳的双手,陈开全一家的日子越过越红*。2003年6月,妻子生下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儿子。夫妻俩给儿子起名“大康”。“就是希望大家都健康的意思。”陈开全很骄傲地告诉记者,“大康是移民村出生的**个孩子。”

“我有一个梦想,就是一定要办一个真正有规模的宝石加工企业。”30岁的陈开全说,“只要努力去打拼,生活就一定会好起来。”

卢家华:

生财有道的“木瓜大王”

“我以前搞过贩运、当过厨师,开过小商店,但没有搞过种植,至于木瓜,看都没看见过。”38岁的卢家华一见面就笑着告诉记者。

移民前“看都没看见过木瓜”的卢家华到了广东后,却搞起了农业,而且很快成了当地远近闻名的木瓜专业户。面对记者好奇的目光,卢家华道出了一句大实话:“这年头,**的机会多的是,关键是看你会不会发现,去不去专心经营。”

卢家华承认,在移民之前,他没有出过一次远门,对外面的世界虽然很好奇,但对移民后的生活到底会咋样,心里头还是没有底。

2002年移民到鹤山后,做得一手好菜的卢家华先是在镇**的帮助下,承包了一家企业的食堂,没想到,不到半年,这家企业就倒闭了,无奈之下,卢家华只好另谋他途。

“2002年以来,我们针对移民先后办了10多期农业科技培训班、绿色证书培训班,每一期的学员中都少不了卢家华。”址山镇移民办主任林金源回忆说,“他的笔记记得*详细,听得也*认真。”

就在大多数移民还在犹豫不决的时候,2003年初,卢家华一口气转租了30亩地,种下了**木瓜品种———“红妃”。在址山镇农技人员的帮助下,卢家华很快掌握了种植的技术诀窍,当年,他的30亩木瓜地毛收入就达7万多元。

“看准了就要豁出去干!”卢家华分析道,“木瓜是址山镇**抓的农业产业项目,种子、薄膜等农资都是**免费提供,加之镇里还成立了专门的农技、销售队伍,从而**了‘种得出,不愁销’,这种生意肯定做得。”

从没搞过种植的卢家华靠种木瓜过上了好日子,然而,他却并没有就此满足,今年,他又瞄上了一个新的生财之道:加工鞋面。“加工一双童鞋,除去成本,纯利润就有15块左右,如果**加工80—100双,你想,这是个什么概念?”卢家华说,他打算把这几年种木瓜*下的近20万元投资建一个鞋面加工厂,只要订单联系好了,年底就可开工生产。

虽然距离木瓜上市还有一段时间,然而,卢家华的瓜园已是果实累累。“过来4年了,还没有回过一次巫山老家,今年一定要带些木瓜回去让老母亲好好尝尝。”卢家华噙着眼泪说道,“他的儿子在广东没有给他老人家丢脸。

王秋:

外迁移民中的**个公务员

2003年5月,在鹤山市公务员统一招考中,38岁的王秋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顺利考入鹤城镇司法所,成为了一名司法干部。“当时真没想到,我会是全国17万三峡外迁移民中的**个公务员。”4年后的今天,面对记者,王秋说道,“我是幸运的。”

7月21日下午,当我们好不容易“逮”到王秋的时候,他正在跟同事处理一起村民纠纷。烈日下,满头大汗的王秋戴着一副黑边眼镜,温文尔雅中透出几许干练和成熟,然而,*引人注目的还是他说的一口流利的广东话。

“当地的很多村民不会说,也听不懂普通话。”王秋说,因为语言障碍,刚开始到司法所上班时他曾闹过不少笑话,于是,他从书店买来了教材和磁带,每天晚上都要用两三个小时来学习粤语。通过刻苦学习,加上同事们的热心帮助,自己的粤语水平迅速提高。

进入广东省公务员队伍3年来,王秋感触颇多,“老家那边的干部观念跟这边比差距还是挺大。”王秋举了一个例子:鹤城镇一年财政收入超过5000万元,但是却基本上没有用公款买烟招待客人的现象,而在巫山,一般乡镇用公款买烟待客早已成习惯,并且至少要‘玉溪’才拿得出手。”

作为一名基层司法干部,王秋大多数时间都是跟农民打交道。“群众工作需要耐心和细心,更需要有比较强的政策水平。”王秋说,自己基本上没有周末的概念,一有空就会抓紧时间学习充电。

由于工作出色,今年年初,王秋被鹤城镇派到平山村村委会担任驻村干部。“这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王秋说,“这段经历对我以后的发展应该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记者感言有一种精神叫做自强不息

盛夏的华南大地,骄阳似*,挥汗如雨。在位于“珠三角”腹心地带的广东省鹤山市移民安置点采访的日子里,记者屡屡被一个个忙碌的身影和一句句朴实的话语所感动。

陈开全、卢家华、王秋,从三位大昌移民4年“珠三角”创业历程中,我们看到了一种全新的精神:自强不息,开拓进取。没有怨天尤人、没有观望和等待,背井离乡的三位普通移民凭着一份执着和勇气,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着幸福的生活,憧憬着美好的明天。

“以前在老家的时候,总有大把的时间打牌、喝茶,现在不行了,你只要一懒下来,就只能饿肚皮。”采访中,“木瓜大王”卢家华的一番话让人感触良多,从中,我们也不难看出这位走出峡谷的中年农民观念转变的心路历程。不少移民为什么“在老家会有大把的时间打牌、喝茶”?原因不外有二:其一,未富先安、“特殊公民”、“等、靠、要”思想严重;其二,小富则安,不思进取,得过且过。

千百年来,重峦叠嶂的高山造成了库区人的坚韧、耐劳的性格,然而也形成了“目光短浅”、“固步自封”的思想。种种思想上的禁锢消磨着人们的创业冲动,阻碍了库区发展。

“加快产业发展,着力解决移民就业”。市委二届九次全委会的召开为重庆库区提供了一次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要抓住机遇,就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我们需要海纳百川的气度,我们需要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魄力,我们还需要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精神。

诚然,在我市近10万出市外迁农村移民中,三位大昌移民可能还算不上*优秀的代表,但是,从他们昂扬的创业激情和坚实的脚步中,我们看到了希望。我们由衷地祝愿:远在他乡的三峡移民们,明天生活更美好!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