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宜在中国股市搞“休克疗法”

2016-03-15来源 : 互联网

自从去年6月中国股市见顶以来,市场信心似乎一直未得到有效的**,配资导致的止损盘时不时坚定地杀跌亏损出局,各类阴谋论利空传闻和各类段子一样层出不穷,稍有风吹草动就可能引发股市杀跌行情。

市场需要信心

沪市两市**余额已从去年6月18日*高峰的22666亿元,下降至3月10日的8367亿元,大幅下降63%。股市存量**金余额从去年6月23日-26日当周的34913亿的日平均数,降至2月29日至3月4日当周的16644亿元的日平均数,降幅为52%。

市场缺乏信心,导致多数追求**收益的**基金维持5成以下的仓位,并且在接近止损线时,也会被迫大幅降低仓位以避免清盘;公募基金、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也基本不考虑当股市的“***”;多数个人投资者,早已是惊弓之鸟,止损离场舍不得,翻身解套的前景似乎遥不可及。

实际上目前中国股市有较多的利好(累计跌幅近50%,低利率的环境显著提升了股票资产的相对投资价值,市场中仍有市值较大的板块估值比2005年998点和2008年的1664点熊市底部还要低……),市场需要的就是稳定剂、定心丸。

2008年**金融海啸**后,时任中国总理***在当年10月接见德国总理和德国企业家代表时表示:“在**金融危机袭来的时刻,我认为有几点非常重要。**就是信心,信心比**和货币更重要。”这准确地指出了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投资人心中的不确定性,对金融市场的重要性。

美国1929年开始的大萧条时代,流动性储备不足的银行只要有储户排队挤兑,就很容易因流动性调配困难而破产。为避免存款化为乌有,又导致较多的储户争相从银行中提取存款。

这样一方面导致银行普遍不敢对企业提供必要的贷款,社会生产陷入停滞,另一方面储户轻易不敢把*存入银行,银行即使想支持企业生产也有心无力。即使是资金雄厚的银行,为避免挤兑的破产风险,长期不敢增加对企业的贷款。社会**正常链条被打断,金融系统不断萎缩,社会生产陷入停滞。

罗斯福上台后**件事就是**存款保险法,为储户在银行中的存款提供担保,很快就增加了储户的信心,银行存款开始增长,金融系统逐渐**正常。其实对于储户而言,*存入银行既有利息又增加了失窃等意外的风险,何乐而不为?罗斯福推出的新政,就是一举多得解决各方信心的必要举措。

定心丸

令投资者欣慰的是,3月12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的记者会上,证监会新主席刘士余面对记者的提问,回答了有关注册制、证金退出、市场失灵、熔断机制等投资者普遍关心的核心问题,给A股市场派发了定心丸:

关于有可能导致天量新股供给的注册制,刘主席称,作为资本市场顶层设计,股票发行注册制要搞,但这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注册制改革不能“单兵突进”;

关于证金公司会否抛售救市期间买入的股票,刘主席表示,没有考虑证金退出,未来较长时间内谈退出为时尚早;

关于证监会是否将放任股市的非理性涨跌而置之不理,刘主席表示,政府的责任就是维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所以当市场连续失灵,完全失灵的时候,今后还要果断出手;

关于熔断机制,刘主席也明确表示未来几年中国不具备推行熔断机制的基本条件。

以上刘主席回答的问题,其实根据一些常识,就可以得出比较确定的答案。

不宜在中国股市搞“休克疗法”

对于中国股市的投资人而言,有三个事实是无法选择的,一是自己的种族或是国籍,二是自己的父母,三是中国股市的现状。

羡慕发达国家股市的“先进”制度的投资人,往往不积极学习努力掌握有效的投资策略、建立可靠的交易系统,而是幻想股市为自己为代表的多数不成功的投资人量身订做赚取无风险高回报的各类“制度”。

其实哪个国家的股市能**在一轮牛熊轮回后,多数人是赢家?中国股市要不要搞注册制,不能将中国股市的历史割裂开来,一步到位地接轨成熟资本市场。更何况,任何一个成熟的资本,都是从不成熟逐渐成熟的。

美国华尔街直到21世纪初,还发生了世通公司和安然公司的特大财务造假案件。

中国股市*初只是一个搞不好就关掉的试验场,承担着为国企**的任务。为了扩大**规模,于是有了股权分置的安排,有新股不败的神话,有只摇号不进二级市场的“摇号大军”。这样上市资格就是一种非常宝贵的稀缺资源。

如果不能穿越到1990年前瞻性地建立适合注册制的一系列配套制度,培养适合注册制的投资文化,就不宜在中国股市搞“休克疗法”,单兵突进地搞注册制。

记得在2011年前后,就有公开报道称,光是浙江省,就有近6000家企业符合IPO的条件。在小盘股估值长期偏高的情况下,的确存在一些不利于市场健康发展的现象,比如业绩糟糕得一塌糊涂但具有壳资源价值的上市公司,股价能节节上涨,市场资金长期炒作根本不具备长期投资价值的企业。

但如果仅仅为了纠正这些市场不合理现象,就一步到位实现注册制,任由成千上万家企业在短短几年内集中上市,引发资本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显然是不现实、不理智的。

国家队此刻全身而退不现实

关于“国家队”在救市后何时退出的问题,也是令不少投资人困惑的一个问题。根据不少上市公司的公开财务报表,似乎“国家队”已经部分退出。我个人作为一个17年前就已经进入A股市场的投资人,倒从来不担心这个问题。

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人就明白治大国如烹小鲜的道理。如果“国家队”只是为了赚*,根本就不会在股市急跌之时入市,不接飞刀是股市投资的基本常识。

维护中国金融市场的稳定才是“国家队”进退的根本目的,这和美国政府在金融危机**时入市和*近几年退市的根本目标没有太大的区别。

既然如此,在市场真正稳定之前,“国家队”就不大可能以散户思维见好就收,急急忙抛售股票,留下一地鸡毛和数百万上千万痛器流涕的股民。

从市场角度来看,“国家队”买进了近1万亿元的股票,目前的市况下要全身而退是不大现实的。美国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都是在入市几年后才基本不影响市场的情况下逐步退市的。

关于决策层是否任由股市自生自灭的问题,同样不需庸人自扰。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之时,美国政府对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救市措施大加批评,认为这破坏了自由市场的原则,索罗斯的失败也是因“天真”地认为香港政府不可能干预股市和汇市。但在2008年金融海啸**时,美国政府全力救市。

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是一个政府的*基本的职责之一。记得2008年小布什仍在任时,安排了一个七八千亿美元的救市计划,**次表决时被议会否决,时任财政部长保尔森向女议长下跪。由于形势所逼别无选择,*终救市计划被国会通过。

如果说否决政治盛行的美国政府上上下下都能知道这个基本职责,中国决策层怎么可能任由股市不断下跌,威胁中国的金融稳定呢?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不论是粮食安全问题,银行不良资产问题,国有企业大面积亏损的问题,还是人口过快增长的问题,甚至是超市免费塑料袋带来的浪费问题,在中国都得到了比较好的解决,又何必担心中国股市成为决策层的弃儿?反观欧美,金融危机之后又有多少提高国家竞争力,缓解债务危机的改革?

信与不信是水平问题

虽然这些影响股市中期走势的关键政策面,基于中国国情的常识就可推理得出,但对于广大“不明真相的股民”还是很有必要讲,毕竟作为被广大投资人寄于厚望的新任证监会主席,讲话相对更具有权威性、确定性。

其实金融市场有大量政府官员的讲话,相信还是不相信,这不仅是一个常识问题,更是水平问题。

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泰国高官表示要让国际炒家血本无归,*后的结果反而是泰铢的贬值。

同样是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中国政府一再表示人民币不会贬值,但国际主流观点认为这只是一种说辞罢了。有兴趣研究中国政府在股市中的公信力的投资人,可以看看相信“炒股要听党的话”的各类文章中的一系列事实性的内容。

即使没有刘主席的定心丸,投资人也应重视股市的各类一般规律:大跌之后的股市机会大于风险、低估值股票潜在收益率高于高估值股票、基本没有人能持续准确地预测股市(大跌之后仍在唱空的人就需要跟踪一下他们的预测记录)……投资人应当独立思考,为自己的投资行为负责。

巴菲特说,如果美联储主席偷偷告诉自己对货币政策的安排,也不会改变自己的判断,那么中国的投资人也应尽早具备不依赖于股市政策,也能靠自己的分析、投资策略,大概率上有效战胜股市的能力。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