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冬季,很多女人都有手脚冰凉,虚*旺盛等体寒的生理现象。体寒,其实是自律神经的失调,仅仅在饮食和外部保养中是很难从根本上消除寒症的。那么如何才能改善体寒的症状呢?规律地进食、按时起床与就寝,维持稳定的生活节奏是调节自律神经的必经之路。
今天,我们介绍几个日常生活中消除寒冷的小细节。养成好习惯,远离体寒。
1、大步走路
走路时要快速、大步地行走;上班和乘坐地铁时尽量使用楼梯而不是扶梯;在地铁或公交车上尽量站着,如果要坐,可以采取两腿并拢脚尖踮起的姿势……在每天上下班的时间里,改变一些小习惯,就能大大增加热量的产生。
2、吃饭时充分咀嚼
米饭在嘴里咀嚼30次再下咽,因为咀嚼的动作能够促进大脑分泌组织胺,燃烧脂肪,产生热量。
3、做家务时踮起脚尖
做饭、打扫等家务劳动时,可以踮着脚尖,或者穿瘦身用的拖鞋。消灭寒冷与瘦身一样,都需要增加能量消耗,因此可以一举两得。晾衣服也可以有意识地分多次进行。
4、足浴和半身浴
泡澡除了能温暖全身,促进血液循环,也是放松的好方法。对于体寒,**下半身的半身浴和足浴:半身浴促进血液循环的效果佳,同时对腰痛也有不错的功效;足浴非常便捷,也是*疗感冒和痛经的好方法。
5、**足部穴位
**足部能够促进末梢血液循环,缓解手脚冰凉的现象。尤其是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和涌泉(位于足底前部凹陷处,第2、3趾交接点到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两个穴位,是促进足部血液循环的**穴位。
6、睡前小运动
洗完澡后脚很容易凉,冬天常常会因为脚凉而难以入睡,这样也会影响人体在睡眠中正常的分泌功能。可以在睡前做一些简单的伸展运动,促进脚部的血液循环。
7、手机放在不方便拿到的地方
久坐不动的工作方式已经是健康的天敌,“懒得动”的坏习惯更是雪上加霜。因此,可以给自己设定一些任务,例如将手机放在非伸手可及的地方,需要时必须站起来去拿,增加身体的活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