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创业焦虑症爆发年

2015-02-16来源 : 互联网

周婧说,她工作起来并不会特别注意到自己90后的身份,她感觉身边的90后还是比较早熟的,跟其他年龄段的沟通区别并不明显,同时90后学习能力强,没有思维定式的特点,让大家能够共同快速成长。

陈心怡是获得少年创业者计划的*位中国学生。她在大二时创立的一款基于手机的远程智能系统,也成为她获奖的契机。获奖之后她选择休学两年,在看过硅谷的公司,也看过深圳之后,*终选择了2013年成立的格灵深瞳。

域名城(domain.cn)1月21日消息,生于80年代这群人,*早的80生人已经35岁,夹在而立与不惑之间,性格与思想成熟,熟练掌握工作技能、有行业人脉、有经济基础,正值一生中的**时期,也可能是创业的*佳时机。

*晚89出生的人群也已经有了3~5年的工作经验,他们正站在大公司与创业公司的十字路口,是跳槽到更好的企业,还是选择创业?前者相对稳定,后者颇具风险。

当看到90后的余佳文们作客央视大谈其谈时,80后们开始集体焦虑——看来不创业是不行了。

创业,做什么?

我的朋友C,是朋友圈中收入*高的。他是BAT的**工程师,是某计算机领域的佼佼者,也曾获得公司内部大奖,如果一直干下去,待遇还有上升空间。

在宝宝出生的**年,他决定要换掉这种频繁加班、拿命换*的日子。于是回到山东老家,招了2名大学生开始培养,干起了**相关的事业——这在当时很*爆,主要是为当地企业开发**公众号,运营公众号。

像他这种**军,回到地方后反而寸步难行。企业的开发需求是有,但是都被其它不懂技术的杂牌军给包了。杂牌军们拿着通用的程序,低廉的价格,快速扫荡企业,已经*到了**桶金。

朋友C在**开发事业无果后,选择做了一个本地生活相关的**公众号+网站,因为命名原因无法认证,无法认证就拿不到相关接口,拿不到相关接口等于此项事业又荒废了。

2015年起,朋友C开始做起了老本行:开发。为具备开发需求的中小企业和网站开发,地域不限,需求不限。这项事业技术门槛较高,竞争较小,总算撑起了公司的运转。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的生活又转了一圈,从给别人公司打工,回归到给自己公司打工,*核心的还是依靠自己的技术实力。创业并非一劳永逸,高维空间到了低维不一定是秒杀,也可能是被排外。

2015年,朋友C的关键词是回归。回归到自己熟练的技能与熟悉的生活。

我的朋友W,和朋友C的经历惊人相似。他也是BAT的员工,是一位资深媒体小编,在圈内有着很好的口碑和企业资源,工资收入也颇丰。

应朋友之邀,他选择离职与朋友做小区O2O外卖项目。简单说,就是通过**公众号展示商户信息,顾客线上下单,线下送货上门。

这项事业有真实的用户需求在,雾霾严重的北京,大把的人宁肯在家宅着也不愿意出门,但是我得吃饭,也得喝水,也得购物吧;这项事业也有价值,北京有成千上万个这样的小区,也有数十万个小店,盘活这些小店的资源,将他们搬到线上,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来自北京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中关村示范区35岁及以下的创业者共6785人,占当年示范区创业者的五成,其中30岁以下创业者占比达22.6%,创业者的年龄不断年轻化。90后为代表的三类创业者正在成为创业主力军;高校及创新型孵化器成为青年创业者的大本营。新一波的中关村创业潮中已在催生“21岁现象”,大三开始参与创业的不乏其人。

这项事业还是没有做成。朋友W遇到了和朋友C一样的问题,公众号认证和接口问题,直接推迟了项目的上线——在2014年底,**放开了认证政策,如果朋友W晚一些创业,是不是项目就不会这么快失败呢?

我对朋友W放弃这项事业的关键原因尚不可得知,我的推测可能是小区O2O是一项很重的事业,需要大众点评式扫街与谈判,显然拿笔杆子的文弱媒体人能想到,但是做不到。

2015年,朋友W也开始做起了老本行:媒体。依靠自己的专业能力做一家专注互联网金融的垂直媒体。就像我的其它几个媒体朋友分别专注手游、智能硬件和评测。

2015年,朋友W的关键词是清零。他需要清空自己的创业经历,从零开始掌握互联网金融的知识与资源。

我的朋友M,做的也是**相关的事业,他不懂技术,不会写文章,不靠专业技能事业却做得*为顺利。

朋友M依靠的是对内容天生的敏感度,以及对用户的心理的掌控——没错,他就是**公众号的百万大号。与他同类的人群还有微博段子手,以及曾经的人人网红人与人气QQ空间。

他专注运营自己的公众号,通过接企业广告的形式,获得基本收入;2014下半年赶上广点通**,开始多账号运营策略,*高的时候月入百万,**编辑多达几十人。

短短的几个月**期,**调整广告策略,他的收入下滑后被迫回归老本行,接企业广告弥补团队投入。

几十个公众号还在,数百万粉丝群体还在,但是朋友M已经想要转型了。转型的方向好几个:

做微商。总不能一直发广告,一直为他人做嫁衣,要尝试自有产品。

做自媒体。总不能一直复制他人内容,粉丝黏度太低,并且没有上升空间。

做APP。朋友M觉得,APP或许比公众号更安全一些,更能留住用户?公众号的粉丝虽多,但同时面临政策风险和平台风险,谁保证自己的账号违规被封禁?谁保证公众号不会成为下一个微博?

2015年,朋友M的关键词是减法。他可以做的项目看似很多,他需要不断做减法,选择一个专注其中。

回归、清零与减法——2015年可能是互联网创业者的*坏的时机,因为现在的创业并非创业,你只是换了一种形式继续过一成不变的生活,还是需要回归自己的专业技能,需要学习掌握新的趋势,需要不断放弃和做出抉择。

2015年也可能是互联网创业者*好的时机,假如你做的不只是纯粹互联网的项目,而是作为一名互联网老人与传统行业新人,投入到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改造大军中。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