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把握全球产业链发展新趋势

2015-01-22来源 : 互联网

中国有成熟的加工制造业基础、熟练工人和充足的供应链经验,中国还有*大的消费市场和国内投资,它在亚洲经济中正是一种核心节点型的特殊战略地位。当一些低端制造业向外转移的同时,更多**的投资和订单却在向中国集中。中国应当把握在**产业链中寻求新定位的契机

***贸易和发展会议近日公布的《2012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流入东南亚的外国直接投资增速已远远超过东亚,主要原因可能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国家的工资成本和生产成本继续保持上升势头,因此东盟国家在制造业上的相对竞争力增强。

这一报告被一些西方媒体援引为**直接投资已经开始从中国向东南亚国家转移的证据,与此同时,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的主动放缓,也被他们视作中国制造业面临危机的表现。但是,实际上,2011年对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仍创历史新高,当一些低端制造业向外转移的同时,更多**的投资和订单却在向中国集中。中国应当把握在**产业链中寻求新定位的契机。

传统**产业链理论已不能解释一切

近20年世界范围内所呈现的生产的“碎片化”,即**产业链扩散化,加深了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贸易关系,也使得贸易与技术、制度和**之间的互相影响日益复杂化。发达国家的金融危机提出了新的命题,**产业链的发展趋势又有了许多新的特点,**符合传统**产业链理论的一些定义和预测。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人们发现,尽管价值链的各层级并未发生实质性的变更,但所有订单并不可能真如理论所言随心所欲地转移,因为必然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产业链所呈现的不断带动更多国家参与的扩散化特点,与部分区域优势日益成熟,并使得价值链末端日益重要的趋势,竟是并行不悖的。

以亚洲地区为例,1985年这个区域的主要贸易参加者是印度尼西亚、日本、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日本作为主要的采购者,地位十分突出;1990年时“四小龙”的崛起,仍然是依靠日本对中间产品的需求,但同时日本也是对该地区的*大出口国;1995年开始,美国成为这个区域价值链的发起者,通过马来西亚与新加坡排布供应链,后来还有菲律宾加入;2000年以后,中国通过与韩国和中国台湾的密切联系,进入日本与美国的供应链中,并成为*大的供应商;2005年以后,亚洲供应网的中心完全移至中国,中国成为中间产品的核心生产地,面向美国与欧洲国家,同时又接受来自其他亚洲国家的中间产品,许多标注“中国制造(Madein China)”的产品其实已经演变为“中国组装(Assembled in China)”。

简而言之,在亚洲近年来的发展趋势显示,传统产业链分工预想中可以灵活转移和变动的契约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是较为固定和互相依赖的。20世纪末经济学家哈德森在亚太产业链中观察到:生产者驱动的**产业链中的核心能力是研发与生产能力,采购者驱动的**产业链的核心能力是设计与市场营销能力。但是现在,即使是中端的集成和组装能力,以及末端的专业化水平,似乎,都对价值链的竞争力较之从前有更大的影响。

所以一方面,产业链日益扩散,更多的国家参加到产业链分工中;一方面,产业链又日益集中在某些已经成熟的区域,对这些区域形成一定程度的路径依赖,并以这些区域为核心呈现进一步扩散的趋势。因此,过去垂直和水平分工的平面产业链布局,实际上正在被多层级多核心的立体网状布局所替代。

转移未必代表着危机,有可能也是契机

今天说**供应链的转移,必须分析情况做出这样的判断。一方面,如果是能轻易转移的供应链,说明采购商并未形成对供应商的依赖,供应商的反控制力很弱,这往往体现在一些利润微薄、技术含量很低的产业,这种转移基本以劳动力成本和生产成本为依据。

另一方面,这些年显现的新趋势是,出于对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追求,采购商会更加重视供应商关系的稳定和效率,因为对很多产品来说转移是有成本和风险的,而且也不可能在培养成熟供应商后无限转移下去,从这种意义上来说,高端产品的贸易或投资往往更加集中化。

今年以来,包括博世、通用、西门子、铁姆肯等一批欧美企业都开始在成都投资建设高端制造工厂,生产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等领域的先进产品,韩国三星公司则首次把其**领先的液晶面板项目放到了苏州,生产*新的产品。正如《2012年世界投资CYE报告》所指出的,在由跨国公司评选出来的*受欢迎的东道国排名中,中国仍排在第一位。大量的熟练工人和高技术人才,以及完备的产业基础正成为中国新的综合优势,因此吸引着更多的高端制造业。

所以转移并不一定代表着危机,有可能也是契机。尽管从某种意义上来,产业链发起人都试图通过更分散的生产过程和严格的区分来实现对产业链的控制。但是这样的控制,仍然不可避免让**产业链的生产环节集中在特定区域,而这些国家的贸易增长呈现商品密集型,而不是资源密集型。这些特定区域将带动外围,并辐射外围。

目前的产业链转移仍然是在亚洲更大的区域内完成的,这也说明仍然是辐射效应的作用。能够占据二级辐射点的国家,也集中在更成熟的东亚地区。所以,对中国来说,现在的形势是微妙的和复杂的,但也是可以乐观的。抓住新的契机,实现产业升级,正是时候。

亚洲的产业链布局与**产业链的次级核心

如果仔细研究当前亚洲的产业链布局,很难简单地归结出其产品生产、组装和销售的基本模式。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发包,再将*终产品进口回发达国家的路径也**那么清晰。在许多情况下,生产过程进一步“碎片化”,设计和服务也被外包出去,组装的环节多层次化并被分散在各个地方,*终销售地有可能就是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东亚市场。

在亚洲供应网的阡陌纵横中,出现了一些重要的节点,这些节点具有对外辐射和吸纳的地位。一方面,这些节点承接高端订单或投资,并二次分包出去,将下游产业进一步扩散至其他国家;另一方面,这些节点吸收来自整个区域的供应,组装成产品或提供服务,进行返销或本地销售。

简而言之,中国有成熟的加工制造业基础、熟练工人和充足的供应链经验,中国还有*大的消费市场和国内投资,它在亚洲经济中正是一种核心节点型的特殊战略地位。以中国为基础的东亚经济,包括以市场和服务见长的香港地区、拥有强大关系网络的新加坡、具备较高科技含量和制造能力的日本和*大的金融储备池等等,其所呈现的集体优势,都在促使其成为**产业链的次级核心。我们必须关注这些新的动态,及时做出正确的产业发展判断。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