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村实现大梦想

2015-01-20来源 : 互联网

大学生农村创业故事一:韩楠的“梦飞”书社创业路

创业是一条**价值的道路,是用全身心投入去做一件对足够多的人有益且有清晰**模式的事情,能证明我们大学生是有能力的,很值得**。”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应届毕业生韩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十分热情,自去年暑假回乡创业至今,韩楠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培训中心和书社,他对未来非常有信心。

韩楠的创业的地方是揭西县河婆镇,是当地的县城,也是他从小长大的地方。韩楠是典型的潮汕人,从小就对商业非常感兴趣,他用“性格使然、兴趣所趋”来概括自己创业的初衷和关键。“我自己的本专业是**经济与贸易,后来还修了一个市场营销的双学位。我很想把自己所学的知识付诸实践,让自己的想法到市场去检验,我很享受那种**的成就感。”

从大二开始,韩楠就准备着创业。大三时,他尝试了很多东西。大三暑假,他回揭西老家开了一个培训中心以摸索路子,之后发觉项目很有前景,很值得做下去。韩楠说,“揭西的教育水平低,我做的事情足够有益,而且当地竞争水平低,在资源相对不足的情况下,我可以做较多事,总之家乡是有一片蓝海等着人去挖掘。”

创业起步*关键的就是核心团队的组建。韩楠说,“事是人做的,人才是*关键的。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正当其时,广东工业大学自动化专业的李色鑫出现了。李色鑫也是揭西河婆人,*初并没有创业意向。去年暑假,他和韩楠一起办培训班,没想到由此发现了另一片天空。

韩楠和李色鑫把自己的培训中心和书社命名为“梦飞”,意为与梦想同飞扬。他们创业的基地是一栋五层的楼房,上面四层是培训中心,下面一层是书社。培训中心和书社两个项目融合在一起,相辅相成

的、相互促进。书社带动人气,可降低中心的**成本。韩楠利用本身的英语优势亲自担任初中英语老师,而李色鑫担初中任物理老师。高中部分,则邀请广东高校一些研究生担任教员。

就像中国大部分普通家长一样,韩楠的父母*初也是不愿意自己的孩子为了创业整天拼死拼活的。他们对此事是强烈**,但后来态度慢慢软化,直到*后是积极支持。韩楠和李色鑫双方父母各自拿出了两万块,两个小伙子又四处借了六万元,一共十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创业之初是一段辛苦而艰难的历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每天只能睡五小时,到处奔波劳碌,从学校到当地**,到处是一片推脱。”而且由于当地环境比较封闭,加之利益冲突,当地一些老师对他们也是颇有微词。

风雨过后现彩虹,现在他们总算能初尝甜果,如今,他们的事业已经步入正轨,月收入也有五千块了。未来,他们是想做一个三四线城市学生用品(图书、数码)和服务(培训)的综合超市。韩楠说:“目前我们欠缺资金,如果资金到位,项目发展会快很多。”不过,梦想已经飞扬了,精彩仍在继续。“翔,展翅翱翔,搏击长空,**勇者风范。”韩楠在空间里如此说到。

大学生农村创业故事二:三位大学生的农村创业路

8年前,刚走出校门仅一年的杨学成和同班同学蔡志矿、汤文辉一起,辞掉城里的工作,来到了距离广州几百公里外的英德市边远山窝,只为一个目的:种地。

8年期间,三名大学生不仅遭遇了各种天灾,还曾有伙伴离开团队,但是,如今他们已经把自己的菜地经营得“有模有样”———2007年初,他们与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中药材生产基地,与温氏等公司在广东和海南三亚建立了苦瓜生产基地、与仙湖公司的观光休闲农业基地建设协议即将签署……

苦干一年攒5万创业资本

1998年,刚升大二,在仲恺农学院学习现代农业技术与工厂化生产的杨学成,绘声绘色向另两个“铁哥们”蔡志矿和汤文辉描述了自己不“安分”的想法———毕业后回农村办现代农业公司。三人一拍即合,脑海里诞生的这颗种子开始萌芽———到农村去。那里大有可为!

启动资金从哪里来?很现实的问题摆在了刚毕业的三人面前。口袋空空,美梦只得暂时搁浅。于是,三人在离别的时约定:等!先去打工赚钱,一旦时机成熟,再来实现当初的理想。

毕业后,杨学成去了东莞一家农业公司,被派驻到海南参加大棚蔬菜项目,工作出色;汤文辉则到广州汇丰银行,从事资料和文件的处理;蔡志矿在深圳一家医疗仪器公司从事销售。“当时大家心里有个想法就是快点赚钱”。一年后,三个人省吃俭用积攒下了5万余元,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也得到了一定积累。

2001年7月,激动人心的一刻终于来临———三人相约辞去城市的工作,用一年积攒下来的资金,在英德市望埠镇下塘村租下9亩地,建起了10来个大棚,准备大干一场。

曾被村民怀疑是“毒贩”

当汤文辉的父亲知道儿子辞去城里的工作,去英德山村种地,此时已经是2001年年末,当时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儿子疯了!家人知道实情后闷了几天没有说话,2002年的春节全家都没能过好。直到汤文辉默默收拾行李返回英德农场时,父亲终于发话,“这是你自己的决定,既然决定要做,就要把事情干好!”

压力除了来自家庭,村民也和这几位不速之客保持了距离。大学生不在城里发展,跑到穷山沟来折腾?----村民听说几个大学生要在村里租地种田时,觉得不可思

议。于是,各种流言立即在村里传开。更离谱的是有的村民怀疑他们是“毒贩”,以种地的名义在山村掩人耳目方便吸粉和贩毒。

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阻力让3个人一下子陷入了孤立的境地。此时,他们深深体会到:创业,其实不像自己在学校里想象的那么简单。

一场飓风吹碎“创业”梦

没钱请工人,就卷起袖子裤腿自己干。经过三人近1个月的努力,简易工棚、塑料大棚相继搭建起来。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初在大棚里种植的良种小西瓜获得了丰收。他们种出来的西瓜汁多鲜甜,即使5元一斤的批发价,依旧是供不应求。眼看着自己离梦想越走越近,但是,一场飓风毁掉了一切。2003年8 月4日,山谷里哗哗刮起了飓风,60亩竹木结构大棚一下子全部倒塌,小西瓜摔得七零八落,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余万元。

之前所有的努力一夜间化为灰烬。面对一片狼藉的农场,3个年轻人不得不低下头去,谁也不知道此刻该用什么言语来安慰彼此。在那段*艰苦的时刻, 他们想到了放弃,但是谁都不愿意接受放弃这个事实。但是,几个人的生计成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杨学成选择了继续留在农场,靠着地里残留下的花生吃了一个多月花生米送白粥;蔡志矿去了农场附近的海螺水泥厂做包装工,每个月不包吃住400块,只要有空闲就跑来农场;汤文辉因为身体原因暂时回家休息。

**及时提供无息贷款

艰苦的日子过了近一年,但是3人仍旧没有放弃。功夫不负有心人,转机发生在2004年的秋天。英德市科技局批准了他们递交的农业科技项目,为了鼓励农业科技创新,科技局给了他们20万元的无息贷款,还帮助他们建立了“英德市农业科技园”。从此,他们的创业之路得以延续,重新盖起大棚,与农户们一起种植起苦瓜、西瓜等反季节蔬菜和水果。

2007年5月,他们终于实现了大二时的梦想----成立了英德市虹桥科技发展有

限公司,业务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当年12月,又一个200多亩的生产基地建立起来。同年,他们成功实现了和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和温氏公司的合作。杨学成笑呵呵地形容说,“傍上了大款。”

大学生在塑料大棚里种植的蔬菜瓜果卖出好价钱的消息迅速在村里传开,引起了当地村民对科学种菜的浓厚兴趣。从2008年起,他们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形式带动英德当地和海南三亚等地1200多户农民种植大顶苦瓜、中药材等品种,种植面积达1800多亩,增加了当地农民的创收。他们在望埠镇农户间**的大顶苦瓜,比本地卖的油苦瓜价格高出一倍,去年夏季每斤收购价高达4元,村民每亩收入近万元。“不管怎样,在农村创业的8年是我人生*宝贵的一笔财富,在这里我学会了成长!”杨学成说。

评点:选择了创业吃苦是为了实现理想

这3个大学生毕业选择了创业,选择了吃苦,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现在有的大学生只想着毕业后找一份轻松的工作,*好是不干活就拿钱的那种。即使他找到了一份这样的工作,又有什么意义呢?职业并无高低贵贱之分,每种职业的存在都源于社会的需要,一样也少不了。大学生在就业观念上起码就要落地,以避免期望值太高造成严重的心理落差。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