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岁老太太的致富经

2014-12-02来源 : 互联网

只读了两年小学,44岁开始创业,如今已身家近亿

44岁之前,张书英还是一个只读过两年小学的农村妇女,因为过度操劳,视力出了问题,心灵手巧的她失去了工作,不得不回到家里;现如今,64岁的她已成为身家近亿的农民企业家,创办的燕兴隆集团是北京建材墙体材料行业里的**老大。她究竟是怎样跨越年龄的障碍,挖到了自己的“**桶金”?是怎样在没有任何背景的状况下,打开了紧闭的客户之门?又是怎样把企业做得如此兴旺?

在钢渣里“淘金”

在北京市区与平谷区的交界地,竖着一块大大的广告牌,是张书英以“拧老太太”进行肖像冠名的大幅广告。看见记者对这幅广告牌感兴趣,载着记者的出租车司机感叹:“这老太太,挺能干。”

能干的张书英也过过穷日子。她出生在北京市平谷县山东庄村。在她的记忆中,自己的童年、少年时代,除了过年几乎没有哪天能够吃饱饭。事实上,在那些向土地讨生活的日子里,对张书英和大多数的中国农民来说,解决吃饭问题是头等大事。那时侯,她家里很穷,兄弟姐妹又多,因为父母重男轻女,张书英没能上学读书,14岁她就成了家里的壮劳力。

这一年,她和村里人一起修水库。过重的劳动使她病倒了。她不停地咳血,村支书也劝她回家休息,可倔强的她就是不离开工地,因为她想“干完修水库的活儿,表现得好一点,这样就可以向爸妈争取上学的机会”。

好不容易等到水库修完,可读书的愿望却仍遥遥无期。憋着一口气,张书英跑去找村支书。村支书了解她的家境,叹了口气;也知道这孩子的“拧劲”一上来,非做不可。就这样,在村支书的帮助下,张书英终于上学了。因为年龄太大,只好跟着上了四年级。可一点基础都没有,张书英*初听老师讲课就像听天书一样,什么都听不懂。不过,凭着一股“拧劲”,张书英咬牙坚持着,*后她的学习成绩在班上一路****。

但是,这样的一个学习机会,张书英也只拥有两年。小学升初中那年,家境的捉襟见肘又一次成了家人让她回家务农的借口。她只好含泪放弃了学业,**老师同学,也顾不得校长一次次地上门劝说。辍学成为张书英青少年时期的一大无奈和遗憾。

辍学在家的张书英,又成了家里的主要壮劳力之一。“那几年,我没有坐着吃过一顿饭。”张书英在村里是出了名的能干,会理发,能接生,卖过服装,开过饭馆,后来还在一家毛衣厂打过工,但还是不能**解决贫困的问题。“快点过上好日子”,成了张书英那个时候的一个强烈愿望。

1987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已经44岁的张书英听人说,北京石景山炼钢厂炼过的钢渣,总是雇人雇车埋到沟里,但这样不仅污染环境,而且浪费人力物力;后来炼钢厂**了一种机器,可以把这些废弃的钢渣加上焦炭和岩石,生产新型保温材料;炼钢厂为了***地处理钢渣,决定谁只要购买机器,便可向他免费提供钢渣。

张书英很兴奋,但兴奋之余却很困惑:到哪里去找*?儿子头年结婚,外债还没还清,当年小孙子又要落地,也等着用*

“那时我**次犯 ‘拧’,自己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事干成。”记者眼前的张书英,一边看着远处,一边讲起了创业时的艰辛——

张书英向人借了5000元*,又赊到了其它一些生产材料,办起了“燕兴保温材料厂”。工厂投产5个月,却没有任何进项。这一下子让她背了17000元的外债。家里人想打退堂鼓,可是张书英不服气:“开弓没有回头箭,我就不信我不能成功。”

“那是1987年11月7日,我记得特别清楚。”张书英告诉记者:“有人买了我600块*的产品,那是我开厂挣到的**笔*。”就是这小小的一笔*,更加坚定了张书英办厂的决心:“有600元,就会有6000元、60000元。”

1991年8月,中建一局二处承建燕山化工厂某项工程,工期紧,任务重,耽误一天就要被罚款160万元。当时工程急需140条保温被,必须尽快到位,但经过多方联系仍无着落。其中一位认识张书英的工地负责人,想到了“燕兴保温材铣А保ё攀允钥吹男睦砀攀橛⒘狄酢C幌氲秸攀橛⑾胍裁幌刖痛鹩α恕K阉泄と苏偌矗棺橹? 直忙到第二天凌晨5点,上午8点准时把货送到。从此,张书英又多了一个“铁杆”用户。

就这样,张书英在钢渣里,淘到了自己的“**桶金”。

28天给小作坊“整容”

“我们能做成一家正规的大公司,还是被客户逼出来的。”张书英向记者说起了她的第二次“拧”。

1995年,历时两个月的努力,张书英终于和北京著名大公司北辰集团,谈妥了自己创业以来的**宗大业务。不料,合作伙伴提出要到厂子实地考察。当走进张书英那个由3间小猪圈改造起来的小厂,合作伙伴扭头就走,临走留下一句话:“我们北辰这么大的集团,不能跟你们这样的小作坊合作。”

面对合作伙伴的“语言刺激”,张书英做了一个决定——“停产改造”:在砖厂订了7万块砖,请了正规的工程队,找人重新规划厂区张书英亲自指挥,和工程队一起,日夜赶工,只用了28天,一座漂亮的新厂房建成了。

可是等张书英驱车找到北辰集团的负责经理时,得到的答复是:“我不去,就你那小作坊能变成什么样?再说了,就一个月时间,你能弄出什么?你又不会变出个新厂房!”

无论张书英怎么说,北辰集团的那位经理就是不信。这让张书英的“拧劲”又上来了。她连着3天没回家,一次次地去敲这位经理的门。经理一看她就说,你这个老太太怎么又来了,赶紧走吧。张书英耐着性子说:“今天找您来,不是跟您谈买卖的。您可以不用我的产品,也可以不跟我合作。我来就是想让您看看我的小作坊到底有没有变,看看我们的活干得怎么样”这样说了一天,还是没有结果。晚上离开前,张书英的“倔劲”来了:“经理,您要不去,我就天天来。”经理没辙,叹了口气,说:“老太太啊,你可真拧!我算服了你了!”

到了张书英的厂区,这位经理十分惊诧,和他同行的工程技术人员也赞不绝口。他们说:“老太太啊,我们虽说比你年轻,可干劲真不如你啊!来,我们今天就在这儿把合同签了吧。”

张书英的“拧”还表现在讲诚信上。这年底,北京一个彩管工地工程进入扫尾阶段,其它供货商看到扫尾工程已经没有什么赚头,都纷纷撤离了。那时天气寒冷,工地急需“直埋管”,向张书英求助。但厂里已经没货,马上生产也来不及。大家都说:“这个订单不能接。”张书英却犯了“拧”,她说:“帮别人就是帮自己。”于是,她冒着风雪,开车带人到600 多里外的河北一家企业去找。为了节约时间,他们连续24小时没有进食,终于在第二天准时把货送到工地。

“我喜欢自己闯条路”

张书英现在的身份是多重的。她不仅是3个孩子的母亲,操持着一个14口人的大家庭,还是一家民营股份制企业的老板。这家由“燕兴保温材料厂”升级而成的燕兴隆集团,现有员工1800人,资产超4000万元,年产值达8000万元,跨越新型建筑板材生产安装、天然果蔬汁和纯净水生产,以及旅游开发、餐饮娱乐等多个领域。

在张书英的会客室里,摆放着以“拧老太太”冠名的各种饮料,其中有的还是第41届世界射箭锦标赛的指定饮品。随着张书英的肖像被注册成商标,更多的人称她“拧老太太”而非“张总”了。

开发“拧老太太”牌无糖饮料,一切也源于偶然。

一次,一位客户来公司考察,聊起自己的母亲因为患糖尿病,想吃苹果却被他迅速夺回。事后,张书英失眠了:“好人还需要补充营养,更何况糖尿病病人。中国有4000万个糖尿病患者,这里面的市场肯定很大。”她自己开始琢磨起来,经过调查研究发现,木糖醇添加到饮料不仅有甜味,而且不会引起任何的并发症,对糖尿病病人有帮助。“加工木糖醇饮料” ——张书英一不做二不休,开始承包荒山,引进全自动饮料生产、灌装设备,招聘当地农民,在2000年成立了北京燕兴隆饮料有限公司。尽管当时家人都强烈反对,但张书英还是发“拧”,*终做成此事。靠着这股“拧劲”,张书英的企业越办越红火。2004年,张书英开始第三次创业——办农家院,搞民俗游。如今,张书英已创建了10个企业,并正准备创建养老院。

记者临走时,张书英说:“我通常不走别人的路,我喜欢自己闯出条路来。”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