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到福州工作送15万安置费

2017-07-07来源 : 互联网

6月毕业季,今年将有750万大学毕业生,一线城市以北京和上海为代表的户口指标收紧,二线城市以武汉、西安和长沙为代表,则提出了留住**大学生或者吸引**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计划。

武汉喊出支持**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

长沙提出五年吸引100万人才;

西安也提出“五年投入38亿,引才育才100万”的目标;

福州市财政则给予应届博士研究生每人安置补助费15万元,用人单位帮助协调解决住房困难。

送户口送*送房租!二线城市陆续发布*人政策

750万大学毕业生去哪儿?城市的*人政策陆续发布。

在武汉发布“支持**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政策后,长沙即发布新政,未来五年,吸引储备100万名青年人才在长沙就业创业。

今年以来武汉、西安等地均打出史上*低省会城市落户门槛。*新的长沙落户政策,除了零门槛,还有奖励。

长沙除了对毕业生的落户零门槛,还有租房补贴。对新落户并在长沙工作的博士、硕士、本科等全日制高校毕业生(不含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两年内分别发放每年1.5万元、1万元、0.6万元租房和生活补贴,博士、硕士毕业生在长沙工作并*次购房的,分别给予6万元、3万元购房补贴。

在这场“*人”大战中,户口、房子和现金补贴,都是重头戏。户口方面,二线城市对本科毕业生落户几乎零门槛,不少城市比如长沙对落户还有租房补贴,西安和武汉都放宽了对专科生的落户门槛。

在住房方面,南京市则发布《人才安居办法》,提出力保16万人才安居乐业,主要面向符合条件的大学毕业生和园区内新就业人员。符合条件的六类人才,可以分别享受共有产权房、人才公寓、公共租赁住房、购房补贴和租赁补贴五种待遇。

资金补助也是重头戏,杭州推出“房补+车补”;福州市财政则给予应届博士研究生每人安置补助费15万元,用人单位帮助协调解决住房困难。

除了对毕业生,**人才补助方面,更是不惜重金,杭州、南京以及无锡,对于**人才和团队的自主更是高达亿元。

博士生来榕工作可享安置补助费15万元

在今年四月份,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教育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鼓励应届博士研究生来榕工作的若干措施》。这项政策共14条,主要分为2类。针对到福州市工作的应届博士研究生选调生,将在职数使用、转正定级、后备管理、素质培训、挂职锻炼、安置补助、住房**、亲属优待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博士选调生在试用期满后考核合格的,可转正为主任科员,特别**的,可以担任正科级领导职务。市财政给予每人安置补助费15万元,分5年发放。

对于未录用为博士选调生的,鼓励到福州市企事业单位(不含参公事业单位)工作。与用人单位签订服务期限3年以上的,可享受租房补贴、购买人才公寓、企业聘用补助、人才配套补贴、子女入学优待等优惠政策。在租房补贴方面,自行租房的,可给予每人每月2000元、期限*长5年的租房补贴。在购买人才公寓方面,达到《福州市创业创新人才住房**办法(试行)》标准的,可享受购买90平方米人才公寓和人才公寓销售价格30%的市级一次性货币购房补贴。在人才配套补贴方面,参照《福州市引进高层次人才办法》,给予每人20万元的人才配套补贴,分3年发放。在企业聘用补助方面,符合《福建省工科类青年专业人才支持计划》的,按照企业税前支付薪酬60%的标准发放省级补助,*高不超过福建省上一年度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4倍,个人累计补助不超过3年,市级按省级补助三分之一予以配套补助。在亲属优待方面,采用“在双向选择基础上就业”或“发放配偶随迁安置补贴”方式解决;子女入园或入学,可选择教育部门推荐的优质幼儿园或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就读。

一线城市落户逐渐收紧 二线城市能留住大学生吗

二线城市*人,其大背景是一线城市落户逐渐收紧和新一线城市的崛起。

以北京为例。北京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早于2014年表示,进京指标不会突破1万人,以后会呈逐步趋紧态势。2015年北京市对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引进指标不超过9000人,“2016年只减不增”。虽然2017年进京名额尚未公布,北京官方*新表态,北京对落户指标实施“总量封顶”,今年外地生源进京落户指标将不超过9000人。

上海也在严控人口,自2015年起,上海的流入人口持续转负。而今年外地流入、无户籍的常住人口减少了1.3万人。

一线城市中,唯深圳在大举吸纳人才。自2016年上半年深圳市出台81条“人才新政”后,深圳十区也紧跟着出台落地政策,按照宝安区的方案,*高端的杰出人才可以获得市和区各600万元共1200万元的奖励补贴;基础型的人才也可获得博士6万元、硕士5万元、本科3万元的租房和生活补贴。

相对北上深的高房价来说,发展较快的二线城市,也即舆论提到的“新一线”,一般包括杭州、成都、武汉、南京、青岛等城市,也是应届大学毕业的*选地。

根据智联猎聘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2017应届毕业生签约“新一线”城市比例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持平,而希望在“新一线”城市就业的比例高达37.5%,高于一线城市的29.9%。从流入数据来看,一些“新一线”城市更是不逊一线,杭州人才流入率高达11.78%成为“领跑者”。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兰州大学获悉的一份资料显示,近三年(2014-2016)的学生就业城市排名,前四的城市始终是兰州、北京、深圳、西安,广州与上海则在5、6位变动;除了因为地理因素而就近选择的兰州和西安,“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一直是兰大人就业的*选。

值得注意的是,武汉在2016年的就业选择中排名有了很大的提升,都成为兰大人前十的就业选择,武汉也超越此前一直排在前面的成都、杭州和天津。这也说明武汉成为新一线城市中的相对有吸引力的区域。

武汉有大学之城之称,这是武汉官员在招商接待和城市推介中,*爱提及的一句话,即武汉有79所大学130万在校大学生,大学生人数世界第一。但大学生转化为建设武汉的人才了吗?这是武汉很多区域学者的一句反问。

来自武汉市人社局的数据显示,2013年留在武汉的大学生为10.4万人, 2016年为15万人,人数明显增加。

长沙市政府的一位政策参与制定者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这几年长沙对大学生的吸引力明显增加,其留人的核心还是产业。

比如长沙的优势产业传媒娱乐产业,大学生就业收入高,以湖南卫视为例,收入绝不低于一线城市的电视媒体收入,对**人才吸引力大。

二线城市是否能留住人才,至今还待观察。“在北京一直做互联网运营岗位,回武汉进了一家互联网企业,发不出来工资。”回二线两个月后,王方(化名)开始迷茫了,又想着回北京。“在二线找工作,优质民营企业少,大互联网公司少,坑儿太多。”他总结。

*近两年二线城市拿出了*大魄力吸引人才,不过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不少有二线城市逆流到北京的大学毕业生,集中在互联网、传媒和金融行业,在二线城市比较难找到位置。

对于**人才来说,房子、户口和几万块*的补贴都不是关键,他们更期待的是发展空间。北大金融硕士毕业的王君(化名),刚从北京搬去了深圳。在他看来,相对他的老家郑州来说,深圳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且深圳靠近香港,各方面教育医疗资源相对北京,不会差太多。另外深圳还给了他一份比北京更高年薪的金融类offer,还有户口。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