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潮汕地区生活的潮汕人约1000多万,但在外地和海外则有约2000多万潮汕人,仅深圳就有四百万潮汕人。
对于潮汕人,本人发现二个现象:
1、菜市场、建材市场、电子市场还有那些街铺小店等等,潮汕小老板多如牛毛,李嘉诚、马化腾、黄光裕、周泽荣、黄楚标、赖海明、黄茂如等超级老板不胜枚举。为什么潮汕出现了那么多老板?
2、江浙人,特别是苏南人在本地就能如雨后春笋般成为企业家,而潮汕人大多只能在外地成群结队成为老板。为什么?
潮汕人在外地茁壮成长,比其他地方的人更容易成功,与其说是其独特充满魅力的潮汕文化使然,倒不如说是潮汕人的以下软实力在起作用。软实力只有在与异地人群相处时才会显现出来,在潮汕本地,勤劳勇敢的潮汕人就如桶里的螃蟹,困手困脚,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只有在外地潮汕人如同桶外的螃蟹,横冲直闯,一往无前!
对于人生目标,对于事业成功,古人早已概括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和齐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潮汕人是做的更好的。
修身:胆大心细
潮汕地区天灾不断,地少人多,出路在于大海,波涛汹涌的大海练就了潮汕人的拼搏冒险精神。人均就三分田,不精细耕作就没饭可以吃,不集约经营就没有财发,故潮汕人有“种田如绣花”的说法。
潮汕人务实,大胆,敢为天下先。潮汕人往往是比较有个性,特立独行的,最少书呆子气息的那些人。不拘一格,敢做别人不敢多的事。潮汕人哪怕身上只有几十元,也要努力做老板,很多潮汕人都是十几岁帮助家里看店做生意,或在乡亲的店里帮忙,很早就学会了经商的本领。
齐家:孝敬尊长
你听过媳妇打婆婆,儿子还不敢出声的怪事吗?这种事情是在长江黄河一带不是奇迹,经常发生。中国家庭里的突出矛盾不是夫妻问题,而是婆媳问题。媳妇欺负婆婆,这在潮汕是不敢想象的,对于这样的媳妇,所有家人,甚至整个宗族都会群起而攻之。潮汕是典型的夫权社会,父为子纲,婆为媳纲,老婆再厉害在家里也要听婆婆的。
夫权主义,就是大男人主义,潮汕男人在外面敢打敢拼,天大的事情自己扛。只有男人更像男人,女人才会更像女人,没有热血男儿,哪会有柔情似水的女人。家里井然有序,男人在外打拼就不会分心,有底气,更有后台。如今的四代同堂也许只有在潮汕家庭才有了,北方地区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古代那种四代同堂的大家庭早已荡然无存。厉害的潮汕老板,将几个女人和他们的孩子们集中在一起过日子的奇迹也不少。
红利:多子多福
十年前,在深圳东莞广州满大街的北方人,找工作的成群结队,现在,那种街头熙熙攘攘的场景难以再现,为什么?北方的人不下来了,他们都是独生子女,一个人在家有父母照料,生活优哉游哉,干嘛要出来受苦受累。而现在,找工作的则多是来自潮汕的小弟小妹。
这是一种奇特的变化,原因在于人口结构的改变。即使在计划生育最严的时期,潮汕人和新疆的维吾尔地区一样,一般家庭都有多个孩子。他们多半都把儿子看的很重,即使是路边开士多店的,一不小心就从小铺里窜出几个小家伙。有了人口红利,整个家庭和家族就有一种朝气。做生意,一个好汉三个帮,团结就是力量。
管人:宗法制度
在以金钱为本位的社会,潮汕人更现实,再加上强悍的民风,他们更像是一个无ZF主义的群体,他们信奉的是“自治”——家里的事长者说了算,村里的事族长说了算。民众当中有时会体现出不信任ZF,这也是他们不太喜欢从事政治活动的原因。宗法制度成为他们调理社会事务的规则。宗法制度,对于管理悍风剽民还是蛮管用的。你看看香港所谓“潮州怒汉”的原型是潮阳人,民风更为剽悍的海陆丰人则是香港新义安的多数派。这“潮州怒汉”更多时候表现为不畏强权,敢于拼搏,同时信奉“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信条。
把迷信当信仰
迷信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信仰。欧洲的基督教和天主教提升了人类文明水平,伊斯兰教让中东人心中有了真主,佛教引导人们向善。潮汕人普遍信神拜佛。迷信的潮汕人就比信仰缺失的国人显得更有组织性,更有追求、有底气、有精神。
特别有意思的是潮汕人迷信的事物,大多演变成为一种民间民俗。这些民间信仰有两个作用:
一方面如宗教起着教化人为善的作用,如最具特色的潮汕善堂,是他们带有民间信仰色彩的自治慈善机构。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他们甚至尝试用善堂模式发展教育医院等等,他们迷信风水,尝试从风水的角度来治理乡村的环境污染。
另一方面他们也传承了不少潮汕文化。比如在地方戏剧日益消亡的今天,潮剧却因为民间信仰习俗的需要,依旧蓬勃发展。
特别有意思的是潮汕人迷信的事物,大多演变成为一种民间民俗。这些民间信仰有两个作用:
抱团打天下,义气当先
当年,黄光裕与陈晓争夺国美电器董事会话事权时,黄光裕家族选择向潮汕老乡求助,短时间即筹得20亿元。“潮汕人做事讲究抱团。”此前,黄光裕与原中关村(9.61 -3.80%,买入)董事长许钟民等人均是潮州老乡。早在黄光裕在京创业之初,因为资金不够,会经常先从潮州老乡那里拿货、后付款。如今,尽管黄光裕被羁押,黄光裕家族依然能得到潮汕地区老乡的支持。
潮汕人的团结与他们特有的相互认同的人际关系,这个优势是其他地方的人无法比拟的。走到哪里,只要你说一句“胶己人”较少不帮忙的。无论在哪里群体的力量总大于个人的力量,团结就是力量!
名词解释:“软实力”
“软实力”理念的提出是一个社会学概念,硬实力是指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力量;软实力所指的就是精神力量。“软实力”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克莱因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他提出:“国力方程”=“战略目标”+“国民意志”。另一位美国学者斯拜克曼把民族同质性、社会综合程度、政治稳定性、国民士气都视为软力量。英国著名学者罗伯特·库伯则认为,合法性是软实力的核心要素。
每个地方都有软实力存在着,不论我们承认与否,软实力具有超强的扩张性和传导性,超越时空,对群体形象、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产生巨大的影响。
我们今天以潮汕人文作为范例来探讨软实力概念,参阅了部分专家观点,在此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