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拯救父母财商 民族大业骗局个案损失高达300万

2016-10-28来源 : 互联网

近期很多人的朋友圈被“民族大业”骗局刷屏。这一骗局设计精巧,利用微信群对老年人进行洗脑,相比于传统的传销洗脑,“民族大业”骗局的洗脑隐蔽性强,对外界的屏蔽能力也十分强大。至今受骗老人家属仍然在为此烦恼。

关于老年人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上当受骗的故事,和青年人被骗去穷乡僻壤传销一样令人唏嘘。而随着披着P2P平台外衣的诈骗团伙盯上了老年人之后,事情变得令人不安。不断有年轻人到派出所和警察商量如何拯救被骗子支使得五迷三道的父母。

由北京老龄办、致诚公益·北京老年维权服务工作站联合发布的《老年人涉众型经济犯罪被害风险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针对老年人的此类犯罪主要集中于投资、理财以及购买药品、保健品等方面,被骗老人经济损失个案最高达300万元,52%的老年人因害怕子女埋怨不愿告诉子女,75%的老人遭侵权后会主动寻求帮助,但维权实践中往往遭遇立案难、罪与非罪界定难、挽回损失难等问题。

2016年7月7日北京老年法律咨询热线开通以来,三个月间接待60岁以上老年人的咨询案件共计935件,其中财产权益纠纷197件,占老年人咨询总量的21%,且以投资理财和保健品为主。

受骗老年人缺乏金融知识、爱贪小便宜、贪图高收益固然有错,骗子作案手段职业化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在年轻人看来“小儿科”的互联网欺诈手段,对初涉互联网的老年人而言很难分辨清楚。如同错误的养生知识被老年人认真学习一样,刻意修饰过的互联网欺诈也有着强烈的针对性,让很多老年人防不胜防。而且欺诈手段往往采取相对封闭的社交集群的模式进行,蓄意隔离老年人和子女、家人的信任,使得一旦上当受骗,老年人听不进去包括警察、银行在内的专业人士的劝说。

在一个连银行理财经理都发现广场舞是个优质客户发掘地的社会,老年人因为知识结构更新变慢,容易轻信,容易上当受骗,除了家人多和他们交流、帮助他们更新知识外,从社会治理角度看,政府和企业都有责任。

从政府监管的角度,正在严厉打击电信诈骗的行动就是个好的开始。因为信息泄露导致的群众上当受骗案例屡见不鲜,而老年人在这种情况下更易上当。全社会的信息安全已经到了不保护不行的地步,如何立法严惩泄露信息的“临时工”,对于银行客户信息泄露带来的损失如何界定和退赔,怎么督促基层部门跟进受骗群众维权进程等,都需要政府出面予以解决。

从企业的角度,银行作为第一道防线首先需要提高警惕,对老年人的异常汇款要多问缓办,必要的时候可以和当地派出所及老人的家人联系确认。同时,对于这些年兴起的互联网支付平台而言,也是一个需要用到大数据的时候。能否从用户的日常消费习惯中分析出异常消费,帮助用户不要上当受骗或者制止账户被盗,都是这些支付平台需要运用高科技手段予以开发的。

拯救父母财商这事儿,从对老年人身体健康、家庭和谐的角度看,怎么“拔高”都不为过。无论被骗金额多寡,针对老年人的种种骗局,都会让老年人的心理产生阴影。对于每一个普通人来说,不要因为骗子的手段拙劣而不在意,尽量用最浅显、老年人最能接受的方法和父母多沟通,多介绍这些欺诈手段。

毕竟,当我们还对这个世界懵懵懂懂的时候,是父母耐心地对我们解释这个世界,不厌其烦。现在到了我们向他们解释的时候了。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