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梁建章博士在**经济人物获奖感言中说,京沪未来应该成为四、五千万人的城市。这个判断初看有点吓人,不过我觉得值得推敲一下。我先去查了一些大城市的人口总量和人口密度,以都会圈人口为准,所有数都来自维基。
几个国外大城市:
纽约:849万,10756人/平方公里
里约热内卢:645万,5377人/平方公里
德里:1631万,11297人/平方公里
孟买:1248万,21000人/平方公里
墨西哥城:892万,6000人/平方公里
*尔:1012万,17000人/平方公里
莫斯科:1150万,4581人/平方公里
东京:1351万,17000人/平方公里
伊斯坦布尔:1402万,7664~12029人/平方公里
拉各斯:2132万,18205人/平方公里
雅加达:960万,15000人/平方公里
几个我国大城市:
北京:2152 万,1300 人 / 平方公里
上海:2425 万,3800 人 / 平方公里
深圳:1063 万,5300 人 / 平方公里
广州:1308 万,1800 人 / 平方公里
重庆:2991 万,360/ 平方公里
天津:1520 万,1300/ 平方公里
成都:1405 万,1200 人 / 平方公里
武汉:1022 万,1200 人 / 平方公里
南京:819 万,1237 人 / 平方公里
杭州(市区):708 万,2100 人 / 平方公里
沈阳:811 万,630 人 / 平方公里
香港:723 万,6544 人 / 平方公里
*先我得说一下,无论是国外的还是国内的,人口数字都是低估的。比如深圳现在实际居住的人据称超过两千万,其中有一千多万是打工者。而里约和孟买的贫民窟里则不知道挤了多少人。纽约就更不用说了。人口密度同理。当然,我国城市的人口密度低估更严重些,主要是因为分母里有大量郊区面积。以北京为例,市区人口密度在10000人/平方公里以上(1859万/1368平方公里)。
粗看一下,梁博士这个判断是有道理的。算上没算进来的暂住人口,上面列出的这些我国大城市中就只有深圳、上海和香港在人口密度上达到了“**水准”。换句话说,如果按照国外城市的标准,一个大城市是**可以承载四、五千万人口的。我列出来的这些国内城市,除了深圳、杭州和香港,都有这个承载能力。当然,“**水准”里隐含的一个要点是:大量居民要住贫民窟 / 成为蚁族。然而目前北上广深都有蚁族,只是比例不高。不过这种有些无奈的生活方式未来大概会被更多来这些城市的人接受吧。
既然承载能力不成问题,那么就来看看这些城市是否能吸引并(动态地)留下四、五千万人吧。
人,尤其是年轻人,会为了什么背井离乡到一个人挤人的大城市呢?机会。当然,往大城市挤的人并不会在去之前就对这个城市的机会有理性的判断,往往是在目标城市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才了解到底是怎么回事。那么他们对机会的概念是从哪来的呢?各式各样的**故事,以及本地的就业环境。
无论是公开来源——各类媒体,还是七大姑八大姨嘴里,年轻人总会听到各式“去大城市闯出了模样”的故事。这类故事往往有很强的代入感,主角往往是和听众相似的年轻人,他们在大城市十年积累的**往往相当于本地中年成功人士一生的积累。这样的故事是很诱惑的,因为它们又真实又来劲。这是关于“机会”的正面信息。
而本地的就业环境则决定了年轻人到底要不要下决心离开家乡。如果本地没有合理足量的就业岗位,那么年轻人更可能选择去大城市闯一闯。对于我国来说,本地就业环境好不好,基本上取决于第三产业发不发达。因为一、二产业需要的人肯定是越来越少,人又不可能都去**工作。这是关于“机会”的负面信息。
也就是说,要预测大城市是否足以吸住四、五千万人,一看自己有几把刷子,二看同行如何衬托。
短期来看,大城市吸引年轻人的能力或许与以前持平,或许还不如从前。实体经济这个德性,很难想象现在能涌现出大量新的**故事。在中长期,除非出现一个发源于我国的技术革命,否则我国的人均 GDP 增长率会慢慢往 3%上靠。简单来说,大城市的吸引力恐怕现在就是**了。
中小城市的第三产业我倒是很看好。因为在大城市工作数年后回家的年轻人会把大城市的一些生活习惯带回家乡。只要有客户群,总有人会去做相应的生意的。家门口有了服务,很多以前没有需求的人尝试了以后也会产生需求。第三产业在大城市的发展就是遵循这样的路径,在中小城市**可以复制,发展起来是时间问题。
但是,即使放开户籍限制,*具吸引力的京沪也很难真的到四、五千万人的规模。主要原因是有来有走。以北京为例,来了后工作生活都在郊区,举目无亲,生活质量低的故事会越来越多。年轻人来了,知道了,锻炼了,回去了。新一波年轻人可能又重复这样的节奏。这个过程中,知识和技能随着人口回迁向中小城市扩散,也为未来的年轻人**更好的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