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体育产业蓝皮书》说,我国体育场馆现状是“体育场馆数量严重不足与长期闲置并存”。一方面中国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只有西方发达国家的1/15,而另一方面,许多大型体育场馆长期闲置。有媒体发问: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大的体育场馆吗?
此问可以拆解为两个答案:一是泱泱大国,13亿人口,中国需要大的体育场馆;二是建了大型体育场馆,却长期闲置着,那就没必要建。但从报道提供的2013年中国体育场排行榜看,各地仍然乐此不疲地在兴建大型体育场馆,投资动辄十几个亿、甚至几十个亿。
各地热衷建大型体育场馆,俨然已成一种流行病。发达地区在建,不发达地区也在建。去年12月29日****头版报道,青海西部一些地方为“提升”城市形象,千方百计申请财政资金,建设现代化体育馆,但由于超出当地实际需要,有的建成后就成了“盆景”。
既然如此,为何不让民众利用?因为建造这些体育场馆耗资*大,利用成本水涨船高,一般民众或社会团体承受不起。由此形成了体育场馆“严重不足”与“长期闲置”的现实。
那么,如何能够化解大型体育场馆的运营难题?
*先是调整战略。当务之急是调整战略重心,适当降温**战略和全运战略的重要性,提高全民健身的地位,少建大型体育场馆,多建小型的体育场馆,以满足全民健身的需要。
其次是落实政策。*紧要的是落实财政政策,**财政尽快设立体育场馆公共服务专项补助资金,地方财政也要安排相应资金,支持大型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
再次是**放权。**投资建成体育场馆后,不要把所有体育设施都控制在自己手里,而是要放手交给市场,让体育产业**市场化。借助市场智慧,去化解体育场馆“严重不足”与“长期闲置”的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