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新材料层出不穷,那么研究古建筑还有什么意义呢?其实,任何一件事情都不会无意义的存在。
1、*先,建筑学不是一个纯技术行业,是人文和科技的交叉学科,一如手机和互联网。其实,所有和人有关,为人服务的行业,都是这样的。因为人有理性,也有情感。理性的部分,科技可以解决。情感的部分,人文方能解决。实际上,人类总是以理性为手段,以情感为目的。人生追求的意义或者幸福,都是情感。
2、古建筑的价值,*先当然在人文。但并不只是局限于外观、造型和风格。实际上,建筑*大的特质,还是材料和空间。虽然近现代以来,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成为主流,但对于常见建筑物的空间,其实并未超过古代很多,不过三四米层高,六七米跨度而已。而古代也同样有十几米几十米的跨度和高度。
因而在日常建筑中,技术的改变并没有显著的改变日常建筑的空间和材料,也没有改变人们的感受和情感需求,于是我们还是喜欢石材,木头,砖,陶瓷,并以此标榜**。至于钢铁和铜器之类的,古代其实也大量使用金属。唯有玻璃一项,确实古人所不曾有的大事,也是现代建筑*大的特质,暂存不论。
既然从古到今,日常建筑的人文方面并没有太大改变,也就是说人们的审美、空间感受、材质、细节、以及景观园林的偏好并没有大的改变,那么,古建筑和现代建筑在日常建筑空间里,也并没有*大的鸿沟。
我们研究古建筑,其实是研究**的古建筑,而不是一味为古而古。实际上能留存下来的古建筑,大多是都是在**意义上的精美、高妙、价值绝伦的古建筑。差一点的早就拆光了。
在人文、艺术、审美方面,古人不但不差,而且更比现代人强。例如唐诗,书法,古典音乐,所有这些人文类的东西,并不会一定随时代而提高。
其根本在于,人自古而今,肉体和感官并没有什么变化,在人文方面,人的一生所能达到的高度,也非常有限。这种前提下,古建筑和现代建筑,并没有实质性的不同,有很多方面古人更强,研究更强的,当然大有意义,因为可以学到更好的嘛。对于材料的搭配,细节的修饰,尺度的宜人,空间的趣味,现代建筑师需要大量的从古建筑里去学习。
3、人文之外,还有空间功能布局。这不能归于人文,但也不是纯技术,实际上是社会学里人的行为模式。同样,几千年来人的行为模式其实也没有太大改变,我们今天读史记汉书三国志,依然能心意相通,**学的人更能从二十四史里学得权谋之道,在现代社会大行其道。
建筑设计的功能布局,很大程度上依然是这些人类行为模式的体现,古建筑里,同样有大量精彩的案例,中国的宫殿和村镇群落所代表的社会关系,西方中世纪城镇和教堂所代表的社会结构,其中的妙处今天拿来用在商业街区、度假村乃至新城镇化建设,不但不落后,甚至还有失落的先进性复兴呢。
4、说到底,我的观点是,古代和现代的建筑学,基于人性和社会关系,这种基础并没有变化。而现代技术给建筑这门古老学科带来的改变并没有特别大。因此古代和现代,从来都不能截然分开。
研究建筑学,就要古今一体,统一研究和学习。实际上大量**的现代建筑,里面充满了古典名作的智慧经验,甚至近乎抄袭。而大量**的古建筑,实际上满满的现代性,一点不过时。我们不是为了研究古建筑而也研究古建筑,我们只是研究人类一切**的建筑案例,只不过有很多是古代人做的,而且现在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