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时,凡进城者,只允许挑柴木,携带竹、木、家具等农副产品。这样一来,更激起了农民的反抗。1866年,四乡农民在起义*领陈顺光的带领下,迫使县官下令免除农民的“竹丝税”、“明笋税”、“茶叶税”等,并立即张榜公布,起义获得了胜利。人们为了纪念用木棍、竹叉和扁担取得的胜利,决定每年农历二月初六这天在城关举行盛会,名为“柴头会”。
还有一种说法是:柴头会起源于明末,至今有400年的历史。明末年间,当地的**劣绅对百姓压榨日益严重,迫使当地岚谷和吴屯一带的百姓****了一场农民进城的反抗运动。大批农民手持扁担、木棍混入城里,和**劣绅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斗争,*终取得了胜利。当地百姓为了纪念这次的运动,便将这场用扁担、木棍取得的胜利取名为“柴头会”。
每年的二月初六,当地各个村镇三山五岭间的百姓都会聚集在城里,后经过不断的演化发展成为如今的竹制、木制、铁制的农业生产用具,种子、耕牛等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的繁华交易活动。
如今柴头会的现代氛围,现代产品也逐渐增多,其中包括影碟机、时尚服饰、小家电、洋玩意等等,主要聚集在武夷山市西门头、横街头以及各大农贸市场周围,2008年武夷山市将柴头会列为武夷山市**批市级生产商贸习俗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