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山位于政和县杨源乡境内,地处***风景名胜区屏南鸳鸯溪上游,面积约10平方公里,*高峰海拔1459米。洞宫山中有一*石呈“宫”字状,奇山洞又有洞中宫殿之称,故名“洞宫山”。
洞宫山风光旖旎,景色清幽,峰峦岩洞,秀拔奇伟,奇峰异景随处可见。***的数“花桥”,因三层主楼翘檐朝天似莲状而得名。
奇景中还有“虹溪”和“怪圈”。 虹溪位于洞宫山景区中心麒麟岩下,河床如刀削斧劈一般平坦,溪水清澈中全然不见河卵石和泥沙。在洞宫山雾中桥下峡谷中的8块岩石上,布满了280多个形状规则、大小各异的同心圆,人称怪圈。南平洞宫山中有奇峰异景49处,其中以“花桥、虹溪、怪圈”三绝称著。
花桥位于杨源乡坂头村口,横卧蟠溪之上,是由坂头苏坑人陈桓于明正德六年(1511年)进士及第后衣锦还乡时创建,随后时毁时修,现存建筑虽为**三年(1914年)重修,但一如旧貌。该桥为单孔楼阁式风雨桥。桥身长约50米,宽约6米,因三层主楼翘檐朝天似莲状而得名。
桥内文化色彩**浓郁,在桥顶斗拱,桥廊神龛以及80根桥柱桩上,绘有“桃园结义、岳母刺字”等历史故事,花鸟壁画,楹联近百幅,艺术品百幅,艺术品位高,令人赞叹。桥内设有两条通道,其中一条用木栅栏相隔,宽约1米的边道过去**妇女行走。这在福建众多古桥梁建筑中还是少见的,在桥的二、三间挂有风铃,遇风则叮当作响,村民们便根据是东边还是西边铃响来预测晴雨,颇为灵验。更为奇特的是,在桥孔**石缝间还伸出两把黝黑的宝剑尖,据村民介绍,宝剑尖逢涝时能自动伸出,旱时则自动缩回5至20公分,实属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