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广场的前身是一片沼泽地,湖塘比邻,莲藕为多。唐末五代的时,闽王王审知便是以湖为壕,在于山脚下筑起一座城墙的,称"夹城",形同月芽,所以也称"月城"。"月城"之南有莲池、莲宅、荷宅、半洋等地方。宋之后湖塘逐渐淤积成良田,宋许敦仁诗:"负郭湖田插两收"就是说这个地方的事。
至明代驸马都尉王恭修福州府城,基本依"月城"为格局,有7大城门,分别为:南门、北门、东门、西门、水部门、汤门、井楼门。于山脚下的城门称"南门"。现在在于山南麓还遗留一段明代的古城墙,被列为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作为历史的见证。南门的城外一片空阔地便是现在的五一广场。
南门在广场的西边,又称宁越门,城高2.4丈、厚1.9丈,左右皆有翼楼,城上有窝铺、炮台、垛口、马道,巍堞重关,雄伟壮丽。辛亥革命后拆去南门城楼建环城公路。并在原南门的中心建一座"国民革命军将士阵亡纪念碑",作为纪念在福建战役中牺牲的北伐战士。1930年1月6日,发生"1.6"**六委员事件,有个游方道士说:南门纪念碑正对着省**,主凶。于是,把纪念碑移到南校场。在原地改种一棵榕树。这棵榕树很快长成,枝繁叶茂,冠盖如云,又在福州城区的中心,便成为福州"榕城"的象征。"**"初期,大榕树却被当作"四旧"被斩尽杀绝。福州人民的心里在流血!好在不久有关部门体察群众的强烈要求,又把圣庙路原闽县孔庙(今福州警备区)里的一棵榕树移植南门兜,果然也生机勃勃。
广场的北侧便是于山,相传远古时有六鳌从闽江口移山于此。山上有揽鳌亭、应鳌石、接鳌门、步鳌坡、耸鳌峰等胜迹。汉时有何氏九仙在此炼丹的故事,因也称九仙山,为福州**的"三山"之一。
清郭雍《九日登于山》诗写:"聊复登高去,仙台一放歌。夕烟天外淡,疏雨鸟边多。秋色老如此,流年伤若何。蓬山不可接,江水落松萝。"每年九月九日,福州人多在于山登高,所以又称"九日山"。山上有平远台等许多名胜古迹,为旅游胜地。****的是,站在山上,五一广场全收眼底,一览无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