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梅村古民居建筑群是武夷山文化遗产

2014-09-03来源 : 互联网

下梅村古民居建筑群是武夷山文化遗产,下梅村系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武夷街道历史*悠久、村落规模*大、人口*多的一个行政村。由于该村在梅溪下游,故名。清康熙、乾隆年间,下梅村曾是武夷山的茶市,兴盛一时,现仍保留具有清代建筑特色的古民居30多幢。这些集砖雕、石雕、木雕艺术于一体的古民居建筑群,清代茶市风貌街,是下梅村*具代表性的一道风景,是武夷山文化遗产的一部分。现为国家***、国家***公布的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之一。

沿着河流两旁的道路*先来到了下梅古村的镇国庙。镇国:古代皇帝给大臣们论功封爵,把爵位分为镇国公、镇国将军等。下梅镇国庙祭祀的忠烈对象是唐朝获得镇国公爵位的薛仁贵和镇国将军爵位的薛丁山。从镇国庙出来沿着街道前行,古村的种种环境唤起对旧时光的记忆,古村的人们生活状态更是休闲而自得,不得不让自己感到在物质与快节奏的生活中,放松真是难得,有一颗放松快乐的心更是难得可贵。

过了市井百态,来到邹氏家祠。这是下梅邹氏在与晋商经营武夷茶叶获得*大利润后,耗*资建成的创业丰碑,也是下梅古村的标志建筑,也是武夷山境内保存*为完善的一座祠堂建筑。祠堂门楼气势宏阔,砖雕图案丰富多彩,算是土豪级建筑。正是邹氏家祠也正是代表了当时茶叶转运的兴隆及繁荣,下梅邹姓,原是古村的第一大姓,下梅现有人口500多户,其中邹姓已超过半数。

从邹氏家祠右侧门出去,穿过小巷,便来到邹氏大夫第,这是一座清代建筑,因屋主曾获朝廷诰封“中宪大夫”而得名。宅第大门口地面由青石铺设,两旁的拴马石和旗杆石仍保存完好。大门面壁全部用砖雕装饰,题材丰富,形象逼真,富有生活气息,手法以浮雕和透雕相结合,层次分明,构图得体。两厢的隔窗均饰以木雕,分别雕刻蝙蝠、花卉、几何图形等,把屋宇烘托得富丽堂皇。屋内的雀替也都用木雕装饰,柱子原先都有烫金字挂抱联。每个天井都有一高一矮两个石花架。

屋后有观花赏月的花园“小樊川”,属江南园林造型,有“镜月”台、金鱼池、对弈台、石花架等。园内植有罗汉松,嵌式窗镶以双面镂花砖雕,通过借景给人以 “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的美学感受。整个建筑宽敞明亮,无不显示主人公的富有与显赫地位。该宅是下梅村众多古民居中保存*好的一座。2000年列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除邹氏宗祠和邹氏大夫第之外,下梅村比较有代表性的还有一座邹氏闺绣楼。邹氏闺绣楼原是大家宅第的附属建筑,过去大户人家都有,现在保存完好的就剩这座了。它是一座木结构的两层小楼,外表看上去固然小巧玲珑,室内装修却是别出心裁。其中,一楼以木板铺地,且饰以花纹,在二楼的地板上,则是先铺上沙子,再铺上方砖,既可以防火,又可以降温。楼上四壁雕窗,图案整齐,凭窗四望,远山近水尽收眼底。里面有三间房子,大一点的是客厅,地上是方砖,而吊顶的装饰尤称高贵华丽,顶是圆形吉祥图案,说是天圆地方。里面小一点是卧室,旁边再小一点是卫生间。

不过,邹氏闺锈楼的室内装修与采光虽然堪称一流,但步入其中,却仍然显得隐秘、暖昧,让人无端感受到一股悲愁的情绪弥漫其间,能给人带来一种东方特有的情色想象。

在下梅村当溪边上,有这样一间简陋的小作坊打铁店,名叫夫妻打铁铺。每天打制各种铁锹、菜刀、铁镐、斧头等劳动农具或生活用具。这是一间只有10多平方的铁匠铺,门旁挂着一副“人间大烤烟熏屋,一对千锤百年人”的牌子。店内一台打铁机、一个热铁灶,地上散乱地放置着许多已经完成或是正要加工的火钳、菜刀等工具。

打铁者应岩通正是下梅人,这家纯手工打铁铺有百年历史,经他手已经是家传4代。应师傅回忆说,上世纪七十年代当时只有十七八岁的他跟谁父亲打铁,成家后妻子做助手帮忙一起打铁,到30几岁时就直接接手铺子。曾也收了一两个徒弟,但由于打铁既苦又累出师时间又长,徒弟做一段时间转行不干了。应师傅靠着铁锤的千敲万击,供养着正在大中专学校念书的儿女。这对夫妻打铁的一招一式,成了古街上一道风景。每当铁匠夫妻的铁锤声叮当响起、砧子上火花四溅时,路过的游客都要驻足观看,津津有味。

当溪原是一条自然过水坑,从源头算起全长2000多米,发源于芦峰南脉大元岗,穿过下梅村,将村庄一分为二,因流经村落之中,故宋时下梅称当坑坊,后更名为当溪。一些勘舆家认为:当溪是下梅村落的“中轴线”。回到下梅村中间,跨过当溪,我们到了另外一边,这里还有一座老房子,据说,这里是下梅村*早的名人故居——明代程春皋所建的隐士居。

这是一座有价值的民居,格局呈“四门五厅”,进深达80余米,六道门连通着五层厅堂,上一层台阶就是进入一层厅堂,每级台阶高约半尺,自外向内递升,当地人把这种平面布置称为“步步高”。大隐士果然高人一筹。“步步高”不仅利于排水,也有学问可求。进门上台阶,意含步步高升。地势*高的厅堂,是家中长辈的居所,反映出中华民族敬老尊贤的人伦精神。

在福建,一提到“三坊七巷”,人们往往会想到福州市古城建筑遗存。其实,在下梅村也有“三坊七巷”,那就是少微坊、中坑坊、百岁坊;达理巷、鸭巷、新街巷、芦下巷、邹家巷、东兴巷和下陈巷,当年的三坊,坊坊繁华,当年的七巷,巷巷兴旺。虽然现在这些古坊古巷大多已成遗迹,但依然可以看出当年下梅村的繁华景象。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