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济南车展看低速电动汽车对行业的颠覆

2016-03-30来源 : 互联网

本届济南展会,某些企业(现场发现不止2家)展出的车辆,在展会**天的上午还没结束就被观众“摸坏了”,而出现问题的地方以门把手居多,还有车顶行李架。

经统计,低速电动汽车遭消费者投诉*多的问题是车门、窗关不严,雨水常常进入车内。现场随机对几家企业展出的部分车辆做了个小测试,发现一些车辆左右两边车门关起时缝隙差别很大,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一些车辆的后挡风玻璃方面。展会现场展示的产品,应该是能够彰显企业形象和实力的。如果用同一个标准检验不同的产品出现不同的问题,只能说明这家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不健全。事实上,这些问题在展会现场是比较普遍的。

2、车型差异化不明显,拼装比较“随意”

在展会现场逛一圈,发现不同企业的展台上都展示着似曾相识的车辆。比较受欢迎的车型厂家普遍会生产。

这个产业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供应链,使得车企生产成本并不高。

一款比较受欢迎的车型,从整车壳到相关零部件,很容易找到合适的供应商。因此,对于一部分企业来讲,研发工作是比较轻松的:看到市场上哪款车型卖的比较*,直接找供应商买来所有的部件进行组装就行了,省去了设计和测试等环节,短期内迅速把产品推向市场。

一家车壳供应商,开发一套模具即可向不同的车厂供货,这也是现场许多车型都有“似曾相识”感觉的主要原因。

在展会现场,笔者还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某公司展出的车辆,其车前脸是该公司的LOGO,而车辆的方向盘上面的logo则显示的是国内某自主品牌车企标识。展会所展示的产品竟然如此随意,不知道读者朋友看到这里有何感想?

3、问题投诉多 售后服务体系缺失

在低速电动汽车领域,鲜有厂商建立完整的售后服务体系。

通常经销商租2两间临街的商铺,稍微装修一下就变成了4S店。这样的4S店一般比较简陋,配套设施不全。事实上,低速电动汽车也用不上那些高大上的4S店设备。

低速电动汽车被消费者投诉*多的问题除了上文提到的车门、窗关不严,还涉及到电池、空调、线路等方面。车子出问题之后,消费者通常会到经销商的 “4S”店维修。维修的结果是:小毛病修成大问题,如此反复直至车辆不能使用。联系车辆生产厂家,厂家各种借口推脱,与经销商之间互相踢皮球。消费者**无门。

**汽车工业固有模式

正如前文提及,用“低速”一词形容这个行业已经不太合适。因为“低速”还有另一个寓意——低端。事实上,实力雄厚的低速电动车企已经在向“高速”扩展,产品也正在摆脱“低端”的烙印。

“无人驾驶、车联网技术”这些字眼也出现在本届车展企业展台宣传板上,更有企业展出电动超跑亮瞎人眼。或许,打着“无人驾驶、车联网、电动超跑”招牌的企业在这些领域的真实技术水平让人怀疑,但是如果从客观的角度来讲,这是否说明被贴着“低端、山寨”标签的低速电动车企正在努力通过技术**扭转“低端”印象进行自我救赎呢?

我们不应该贬低一个行业,尤其是并无享受国家任何财政补贴、依靠自身努力而茁壮成长的低速电动汽车行业(那些挖空心思、沆瀣一气骗取国家补贴的某类企业更应该受到贬低),即使这个领域的大多数企业存在**裸的模仿和抄袭!中国的汽车工业之路不就是充满**的逆(mó)向(fǎng)发展史吗?

不过这种肆无忌惮的模仿很是让人无语。宝马、奔驰,奥迪,在这里无一能逃出被抄袭和模仿的命运。

低速电动汽车之所以能够被广大消费者接受,是因为它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且这些需求是品牌车企能够实现却没有做的空白。低速电动汽车弥补了这一空白,并且做得非常接地气。物流、环卫,人货两用,各种新奇的设计,也恰恰证明了这个行业的创新力。

不管是模仿,还是创新,低速电动汽车产业都在以其*特的发展方式**着汽车工业固有的模式。

未来:升级转型才能在更恶劣的竞争环境中存活

低速电动汽车的市场有多大?

根据山东省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2015年该省生产小型电动汽车34.7万辆,连续三年增长50%。或许有人会说34.7万辆还不如一款传统乘用车一年的销量,可是这个数字已经快赶上了当年全国具有生产资质的车企生产的新能源汽车总量。这个数字并不包括河南、河北、江苏等地的产量。

低速电动汽车企业目前面临的困境不仅仅是身份的问题,还有来自自主品牌车企的竞争压力。

小型化和微型化是汽车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根据乘联会公布的数据,2015年我国纯电动乘用车销量排名**的车型中7款是微型电动汽车,总销量接近85000辆,占比75%。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益普索发布的调查报告,2016年我国对微型电动汽车的需求达到63万辆,并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保持高速增长,2020年的需求量高达204万辆。

在车辆保有量方面,益普索表示,2015年我国微型电动汽车的保有量达到108万辆,今年达到163万辆,2020年达到623万辆。由此可以看出,微型电动汽车的市场非常诱人。

随着品牌汽车制造商纷纷加入到微型电动汽车的生产行列,未来低速电动汽车制造商的生存空间将受到挤压。一些企业已经感受到*大的压力。

“转型升级,抱团发展”是低速电动汽车制造商未来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电动汽车企业生产资质需满足“双百”的条件。为了争取到生产资质,相关低速电动汽车企业纷纷推出“双百”的车型。而一些综合实力较强的低速车企,纷纷与品牌车企合作,通过合资建厂等方式借助品牌车企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比如,宝雅与北汽合资兴建新能源汽车项目,生产“双百”车型。此举意味着,项目投产后宝雅有机会借助合作伙伴北汽的力量成功实现身份的转变。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